北京時間7月28日晚,倫敦奧運會射擊比賽結(jié)束了女子十米氣步槍決賽的爭奪,中國選手易思玲以502.9環(huán)上演神奇大逆轉(zhuǎn)波蘭的博加茨卡502.2環(huán)最終奪冠,這是中國奧運健兒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所獲得的首枚金牌,同時也是本屆奧運會所產(chǎn)生的第一枚金牌。另外,中國的喻丹以501.5球奪得銅牌。
最后成績,中國:易思玲502.9環(huán),波蘭:博加茨卡502.2環(huán),中國:喻丹501.5環(huán),埃蒙斯500.3環(huán),美國格雷499.7環(huán),伊朗艾哈邁德499.1環(huán),美國:舍勒499環(huán),俄羅斯:維多瓦納498.5環(huán)
易思玲成“大滿貫”得主
隨著倫敦奧運會第一金的名花有主,年僅23歲的易思玲已經(jīng)是集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全運會于一身的“大滿貫”得主,這份榮譽使她儼然成為中國女子射擊隊新任領(lǐng)軍人物,將“小杜麗 ”的稱號遠遠甩在身后。
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杜麗為中國摘得女子10米氣步槍的冠軍,開啟了一個傳奇的時代。今天的倫敦,又一顆天之驕子冉冉升起。易思玲,這個清秀活潑的中國女孩,開啟了一個屬于她的時代。
對于很多年輕的射擊運動員來說,杜麗是她們憧憬的對象,易思玲也不例外:“杜麗姐一直是榜樣,我要學習她的霸氣和冷靜。”很多人都把她當作杜麗的接班人,甚至給了她一個再直白不過的外號:“小杜麗”。作為一名“后輩”,易思玲一直向著杜麗的方向努力著,也一直避免著人們拿她倆進行比較,謙遜的態(tài)度也是易思玲的標簽之一。在獲得全運會冠軍之后,她就表示:“杜麗姐是我的偶像,我還差很多呢。”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世界錦標賽中,易思玲一舉打破世界紀錄并獲得冠軍,當提及這個話題,她依舊表達了對前輩的敬仰:“我的成績還不能跟杜麗姐比,我現(xiàn)在做好我應(yīng)該做的才最重要。”
確實,易思玲和杜麗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甜美的長相,十米氣步槍方面的優(yōu)秀表現(xiàn),以及眾多的榮譽。亞運會之后,易思玲在接受采訪時很直接的表達一個觀點——配不上“小杜麗”這個外號:“如果叫我‘小杜麗’,壓力挺大的,我還配不上。它只是個外號,其實我想做好真實的自己,希望讓大家記住,我叫——易思玲。”
北京奧運會之后,中國進入了又一個新的周期。杜麗因為結(jié)婚生子的關(guān)系一度淡出了射擊比賽。易思玲穩(wěn)定而出色的發(fā)揮給了所有人一劑強心劑——她幾乎包攬了所有世界級比賽的錦標。今天的她又再一次復制了一個奇跡: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便獲得金牌,而且是倫敦所誕生的第一枚金牌。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也就是在這種壓力的驅(qū)動下,易思玲邁出了破繭成蝶的最后一步,未來的女子射擊項目,很可能是易思玲獨步江湖的時代。
如果說,之前“小杜麗”的外號是對她的寄予厚望的寫照,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這個稱謂已經(jīng)可以忽略。因為王者永遠不需要“小”或者“第二”這樣的字眼來修飾。當幾年后,又一名希望之星升起的時候,也許我們會冠以“小易思玲”這樣的稱謂來緬懷這個時代
從湖南到廣東 易思玲破繭成蝶終上位
1989年的初夏,小思玲呱呱墜地于湖南桂陽縣,父母都是下崗工人,開小飯館維生。因為那天是立夏,所以家里給她取名字叫易夏紅。易思玲這個名字是后來她自己改的。兩三歲的時候,小思玲就體現(xiàn)出了好強的一面: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她就要嚷嚷著從別人手中搶過來。小學時她喜歡上了跳舞:““我喜歡跳舞,勁舞、民族舞都學,但現(xiàn)在早就忘記了。”從小飯館里忙活回來的父親易澤軍有時被小思玲吵煩了,就向女兒潑冷水:“學舞蹈,一輩子都只能給別人當伴舞,始終不能站在舞臺的最中央。”這讓好強的易思玲幾個晚上睡不著覺。但學校有了相關(guān)活動,她依舊積極報名參加。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易思玲的人生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折。郴州體校射擊教練龍壽柏到桂陽挑小隊員,他拿一個專用的“平面”放到小思玲平著攤開的一只手掌上,讓她從下到上疊子彈殼——這是測試身體穩(wěn)定機能的一個常用方法,普通人只能疊3個左右,而小思玲竟然一口氣疊了7個!面對這樣的機遇,小思玲的父親易澤軍有些猶豫。他征求了小思玲的一位老師,得到了這樣的答復:“還是讓孩子多讀點書好,在郴州搞體育弄不出什么名堂。”而易思玲本人也怕了:“電視上說,射擊訓練太苦了,教練有時還打人!”易澤軍一時亂了主意,向龍教練提出希望把自己的女兒培養(yǎng)成世界冠軍。教練笑著說:“這個不能保證,但我一定會盡力。”
04年,易思玲進入省體校。父親易澤軍回憶到:“到省體校的花費太大。一套射擊服就要四五千,還有食宿費等,簡直是天文數(shù)字。3萬元只夠她用幾個月。”但半年之后的07年,易思玲因為無法適應(yīng)體校的環(huán)境,一個人偷偷跑回了家,再也不愿意去學校了。這讓易家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女兒拿自己的前途當做兒戲難以容忍,但繼續(xù)訓練下去經(jīng)濟上也難以負擔。在家里呆了一個月之后,易思玲與家人發(fā)生了沖突。好強的她離家出走,但不料沒出桂陽縣城就遭到了搶劫,爺爺在尋找她的過程中也撞斷了腿,回到家的小思玲看見爺爺受傷哭了起來,保證今后一定聽話。但因為經(jīng)濟上的壓力,易澤軍只得讓女兒臨時改行——易思玲也計劃著靠打工謀生了。
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運氣的眷顧,易思玲也不例外。就在易家人進退維谷之時,珠海射擊隊慧眼識珠的找到了思玲的父母,并承諾承擔易思玲訓練及生活費用。就這樣易思玲調(diào)入廣東黃村基地射擊隊,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成功之路。
如今的易思玲依舊保持著孩子的天性:無拘無束,活潑開朗的她,沒有因為世界冠軍的身份而改變。生活中,她是那個愛笑喜歡拍照,喜歡美食的小女孩,會惦記著爸爸的生日,有空會回家,買一大堆好吃的孝敬父母。閑暇時在騰訊微博的“吐槽”也彰顯著她可愛的一面。七夕節(jié):“頂著壓力去為事業(yè)拼搏的七夕情人節(jié)!大伙辛苦啦!”而在11月10日她的微博也發(fā)了一下小小的“牢騷”:“隨著時間的到來,我又得多過一個光棍節(jié)……哎!”就在幾天前,她還發(fā)了一張照片,里面的她身穿著中國代表團的服飾,活潑并無拘無束的揮灑著肆意的笑容,一臉的明媚。我們也衷心的祝愿她能夠在以后的日子中把幸福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