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廣東湖南商會常務副會長、廣東湖南商會花都分會名譽會長、
湖南邵陽市邵商會副主席、廣東邵陽市專家顧問組顧問、
廣州粵寶麗集團總裁許又嵐先生
文/易碧勝
許又嵐先生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重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逍遙游》
楔 子
橫空出世的太陽,沖破神奇而又奧秘的重重迷霧,從綿延無盡的天涯,從驚濤駭浪的大海,從茫茫無垠的地平線上騰躍而起,頃刻間把絢麗的彩霞,灑向廣袤的大地,為巍峨的樓群鑲嵌了一圈耀眼的金邊;泴汒惞I(yè)園一幢幢整齊而漂亮的廠房,沐浴在迷人的五彩光華之中。
太陽每一天都是燦爛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充滿希望的,生命和青春每一天都是五彩斑斕的。晨光下,一個魁梧的男人佇立著,放眼望著屬于自己的工業(yè)園,他那鐫刻著多年來驅貧創(chuàng)富的艱辛和榮耀的臉上,他那亮光閃爍的眼睛里,油然洋溢起一種唯有創(chuàng)造者才享受得到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他豪情滿懷,覺得人生仿佛不是一天一天地流逝,而是一天一天地新生。
他從湖南洞口的鄉(xiāng)間阡陌走出來,在創(chuàng)造著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著全新的思想和無窮的精神財富,幫助家鄉(xiāng)、社會數(shù)以萬計的人們擺脫貧窮,走上了富裕之路,更為家鄉(xiāng)、為社會培養(yǎng)了數(shù)以千計的優(yōu)秀企業(yè)家。他們在神州大地積極參與偉大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創(chuàng)造財富,為推進社會文明及人類歷史的進步而貢獻著。
他,就是廣東湖南商會常務副會長、廣東湖南商會花都分會名譽會長、湖南邵陽市邵商會副主席、廣東邵陽市專家顧問組顧問、廣州粵寶麗集團公司總裁許又嵐先生。
初次見面,許又嵐爽朗直率及平易近人的熱情令人如沐春風,有棱有角的臉龐,濃眉下炯炯有神的眼睛,給人一種充滿朝氣與智慧的感覺。他的微笑和臉上的表情是那么的和諧一致,說話時表情生動,樸實而溫厚的聲音,給人一種十分友好的印象。
這個50 年代初出生的湘籍企業(yè)家,青年時代,就在湖南邵陽教育戰(zhàn)線創(chuàng)下了許許多多奇跡,書寫了一部部曲折離奇而令人咋舌令人拍案叫絕的神秘傳奇。10多年前,他離開家鄉(xiāng)縱橫天下,笑傲江湖,在時代經濟的大潮中,馳騁南北,征戰(zhàn)東西,從化工貿易到涂料、電子、機械生產,粵寶麗工業(yè)園和房地產的開發(fā),他的事業(yè),就像滾雪球的一般,快速壯大發(fā)展,在競爭激烈的商品經濟海洋中成為佼佼者。
人生伴隨著足跡,足跡定格于歷史。
歲月的風鈴叮當作響,站在路口凝望,人生道路上,有陽光就有烏云;有鮮花就有毒草;有平原就有高山;有綠洲就有沙漠;有開心還會有悲傷。生命的歷程就是這樣,高山印證了攀登者的足跡卻擋住了蹣跚者的腳步;大海融入了勇敢者的搏擊卻吞沒了悲觀者的怯弱;天空記錄了翱翔者的翅膀卻折斷了自詡者的羽翼。下面,就讓我們沿著許又嵐的足跡,去探尋他博大胸懷、崇高品質與深邃思想的源頭,借以詮釋生命的真諦,再次感受偉大的變更時代。相信,只要通過閱讀他的人生故事,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這個全新的傳奇故事是那樣的雄渾,那樣的激越,那樣的動人心魄!
志比天高
許又嵐先生與湖南省省長周強先生在一起
歷史總是由時代組成的。沒有哪個時代能夠游離于歷史之外。而時代又是由時代巨子們的創(chuàng)造組成的。沒有哪個時代的巨子們能夠不去肩負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使命。出生于五十年代的這一代人,就成長環(huán)境講,應該說是很不幸的。比如他們在最需要營養(yǎng)的童年,卻趕上了三年困難時期,不可避免受到過因饑餓導致的生命危機;比如他們剛剛打算用雷鋒、王杰、歐陽海等的偉大精神構筑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忽然,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從天而降,他們稚嫩的靈魂和羽翼未豐的判斷遭遇了近乎致命的扭曲;比如他們歷經風雨身心疲憊渴望穩(wěn)定的時候,又無可避免地被卷入改革開放的洪流……可是,歷史沒有從他們這代人手中隔斷,他們穿越災難,走過困難,迎接挑戰(zhàn),他們用自己的良知和責任感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了他們的時代使命。應該說,他們沒有辜負歷史也沒有辜負時代,他們的生命依然輝煌燦爛。許又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53年,許又嵐出生于地處湘中偏西南,雪峰山東麓,資水上游,居“湘黔古道”要沖的湖南洞口。這里物產富饒,山河毓秀,人杰地靈。近代反袁護國民主主義革命家蔡鍔就誕生于此,并在這里度過了美好的童年。這里還是原海軍參謀長袁也烈將軍、著名教育家劉壽祺的故鄉(xiāng)。在這片火熱的土地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戰(zhàn)天斗地,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壯歌。
或許是氣勢雄偉的雪峰山脈賦予了他過人的膽識與氣魄,亦或是源遠流長的資江流域賜予了他豐富而雋永的生命底蘊,集天地之精華,匯山水之靈秀,受革命傳統(tǒng)的熏陶與洗禮,使許又嵐從小就聰慧靈秀,好學勤思。
許又嵐的父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村支部書記。原來是軍人,參加抗美援朝回來后,在洞口縣的一個水泥廠任廠長。在許又嵐的印象中,父親是一位大公無私的軍人,無論什么時候做什么事,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他所想的都是別人。1962 年,中央提倡城里干部到農村去工作,支援農村建設。于是,他父親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第一個報名去農村。就這樣,一家人從城里人變成了鄉(xiāng)下人。這對年幼的許又嵐兄弟姐妹們來說,是從天堂回到了地獄。農村與城市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他們根本就想不明白父親為什么這么“傻”。直到他們開始懂事,才慢慢明白,父親的思想是多么偉大,多么崇高,他的心是多么高貴,多么無私。生活中,父親也有意無意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做人的方法樸素而深刻地烙在了許又嵐兄弟姐妹們幼小純潔的心靈上,并深深地影響了他們一生的學習、工作與生活。
轉眼,許又嵐進入了學生時代,他如饑似渴地吸吮著知識的營養(yǎng),同時也增長著智慧,豐富著自己的思想和內涵,并開始了對人生真諦的思考和探索。
“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離亂的年代里,理想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理想使一個人微笑地觀察著生活,理想使一個人倔強地反抗著命運……”少年時期的許又嵐所處的年代,用“饑寒交迫”來形容并不為過:一日三餐經常無以為繼,身上衣裳往往破舊不堪。特別是到他讀高中的時候,每天吃飯都要排隊,如果去晚了或是排在后面,就沒有飯吃,只好餓肚子了。
貧窮,是部內涵十分豐富的教科書。每當看到父母每天天還沒亮就下地勞作,那么辛苦,那么累,但對改善生活還是于事無補,許又嵐就想:要是有機械化就好了,不僅可以幫助父母減輕勞動負擔,還可以提高勞動效率,這樣就可以富裕起來,如果富裕了,那就有飯吃,有衣穿了。剛靠經營那幾畝土地,根本就無法填飽一家人的肚子。為了不致挨餓,勤勞的父親總是千方百計想辦法做點小生意,如賣魚、賣肉,甚至賣花生、瓜子以及做一些勞動強度很大的生意,如做豆腐、煮酒等,只要什么生意賺錢,就做什么生意,經常熬夜到凌晨三四點,清晨五六點就要起床,其勞動強度之大,精力消耗之巨,我們可想而知。然而,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不管你如何努力,不管你如何奮斗,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畢竟,個人的力量與時代的背景以及政策的因素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人的思想是無窮的,父親的不息奮斗給了許又嵐無限的思考:不管如何辛苦,不管怎樣“饑寒交迫”,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一個“窮”字。要如何才能擺脫貧窮?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又嵐,也一直在思考,直到1973年高中畢業(yè)。
一鳴驚人
許又嵐先生夫人梁和平女士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諂媚污蔑蒙蔽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是執(zhí)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尸魂歸關西,也要揚聲邊塞盡掃狼煙,這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愿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yè),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是誰,都會面臨著許許多多的重大選擇,或成就千古佳話名彪史冊,或造成終身遺憾百死莫贖。1973 年,許又嵐就遇到了這樣的選擇。這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高中畢業(yè)于洞口六中。如果在今天,如果在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許又嵐的人生或許得以改寫,他的人生軌跡也許會很清晰:走進高等學府,成為天之驕子般的大學生,成為社會的棟梁,F(xiàn)實生活是殘酷的,他遇上了一個荒唐的時代——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間,高考取消,大學之門被封堵,農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如果你優(yōu)秀的話,如果你幸運的話,如果需要的話,或許可以到村里做個小小的村干部,那么多的如果,就似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橫亙在一個個學子面前。
相對來說,許又嵐是幸運的,他畢業(yè)那年,正值村里需要培養(yǎng)一名大隊書記候選人。在我們中國人的骨子里都存在一種較為嚴重的“官本位”思想,哪怕是小小的村官。所以,這件事對全村來說,是一件大事,那么多的青年,那么多的村民,不管有文化沒文化,不管有能力沒能力,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幸運者,成為大隊書記的候選人,繼而成為一村之長。為了體現(xiàn)選拔的公平公正,邵陽市委駐村工作組非常重視,通過層層選拔、考察,工作組把眼光對準了許又嵐:當時全村只有四名高中畢業(yè)生,他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一位,他的智、能、勤也得到了全村人的公認,是候選人的不二之選。于是,市工作組組長親自找許又嵐談話:
“小許,你人很不錯,我們想把你作為大隊干部候選人培養(yǎng)!
說完,工作組組長帶著一種施恩的神情等待許又嵐激動的回答。
“我不怎么想做這個候選人!痹S又嵐平靜地說。
“什么?你不想?為什么?”
許又嵐的回答讓組長大跌眼鏡,也許這是組長參加工作那么年來第一次聽到驚詫莫名的話。這可是千人搶,萬人爭,全村人都夢寐以求的好事啊!
組長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我爸爸就是鄉(xiāng)干部,是大隊支部書記,但我覺得他太辛苦了。況且,在現(xiàn)時的體制下,單憑一個書記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帶領一個村的人走上富裕之路的,所以我不想往這方面發(fā)展!
組長釋然了,他感覺到這位年輕人并不簡單,感覺到他的思想是那樣的豐富與精深,他的學養(yǎng)或者說其知識底蘊是那樣的廣博與牢固,他的理想是那樣的高遠,他有如一只待展翅的鯤鵬,只要時機成熟,就會一飛沖天,展翅九萬里。
“那你想往哪方面發(fā)展?”這時,組長帶有一種欣賞與激動的口吻。欣賞他的才華,為這個小山村里有這樣的有志青年而激動。
“聽說村辦學校要招一名民辦教師,如果可以讓我選擇的話,我想當一名民辦教師!
“為什么大隊書記的候選人都不想做,卻想要當民辦教師?現(xiàn)在的公辦教師都是‘臭老九’,民辦教師的地位就更加低了!
組長再次百思不得其解。
“我現(xiàn)在年齡還小,想多學點東西!
組長沉吟良久,說:
“既然你這樣想,那好吧,現(xiàn)在我們村里也正需要一名民辦教師,就讓教育組考察你再說吧!
通過一段時間的考察,許又嵐如愿以償?shù)禺斏狭嗣褶k教師。
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yè),更有人稱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職業(yè)雖然不能使許又嵐富裕起來,但可以把他的思想和理想灌輸給更多的人,這本身就是一筆無窮的財富,讓許又嵐有一種暫時的滿足感。
因教學成績突出,只當了三年多的民辦教師許又嵐提拔為該小學校長。這是一所有二百多名學生、十多位老師的學校。在當時的教育系統(tǒng),20多歲就擔任小學校長的年輕小伙子,許又嵐是第一個,而由民辦教師擔任小學校長的,許又嵐又是第一個!叭槌粑锤伞钡拿^小伙子擔任校長一職,況且還是民辦教師,他能挑起這個擔子嗎?他能把學校管好教好嗎?
擔心者有之。
懷疑者有之。
冷嘲熱諷者有之。
等著看笑話者有之。
一年過去了。
二年過去了。
三年,又過去了……
擔心者,放心了。
懷疑者,肯定了。
冷嘲熱諷者,忌妒了。
等著看笑話者,沒趣了,因為笑話沒有出現(xiàn)。
許又嵐任校長的那幾年,學校每年都被評為紅旗單位,每年都獲得了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好評。1982年,因成績顯著,許又嵐被調到洞口鐵石中學教初中,這一調令,又無疑肯定了他的教學成果與教育管理智慧。
為了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在學校教書育人的同時,許又嵐又參加了師范學院的函授學習。
1984年,* 同志多次對教育體制改革構想和方針政策問題提出重要意見。教育部門開始有計劃地將一部分特別優(yōu)秀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這對全國數(shù)以萬計的民辦教師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當然,生活當中最欠缺是不是機會,而是面對機會的能力,有能力的人,只要有一次機會,他就能緊緊抓住,并取得成功;而在機會來臨之前,沒有做好準備的人,就像做算術,零乘以任何數(shù),都等于零。無疑,許又嵐就是那種有能力的人,只要有一次機會,他就能緊緊的抓住,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那年,洞口縣只有120名民辦教師的轉正指標,但參加轉正考試的民辦教師卻有2700多人,轉正的機率還不到5%,可說是僧多粥少,優(yōu)勝劣汰,競爭十分激勵。
越激勵,越艱難,越顯得有價值,有成就。競爭結果一出,許又嵐名列榜首,成為第一批民辦教師轉正的幸運兒。
也許是上天對他的眷顧,當然更多的是自己才華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1986 年,洞口第一中學需要挑選一名教務員,到教務處負責教學管理服務和高考招生、大學生檔案管理等之類的工作。最后,許又嵐又在全縣三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很順利地進入一中教務處工作。1990年,洞口一中的兩個校辦工廠需要人才,縣委和洞口一中主要領導又找到許又嵐,對他說:
“你喜不喜歡去抓經濟建設?”
“喜歡!”許又嵐一聽,非常高興,這可是他從小就夢寐以求的事,他從小就覺得只有把經濟建設搞好,人們才能真正的富裕起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早在1982年,因有著非凡的經濟頭腦、凡事敢為人先、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并將之轉換為財富的許又嵐,就成了整個洞口教育戰(zhàn)線中經濟最富有、最讓人羨慕的年輕人。
愛人會縫紉技術,這本來是一件很普通很普遍的事,在常人看來,根本就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更做不出什么文章。許又嵐卻在這件小事上做出了大文章。
他以經濟學家的思維分析得出,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通過一些特定的因素,技術可以轉換成產品,轉換成資源?p紉技術也是一樣,如果僅用縫紉技術去幫別人縫補衣服,那等于是賤賣了自己的產品,浪費了資源。
許又嵐決定要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要他變成產品,讓產品賣個好價錢。
他一邊教書,一邊到處張貼廣告,招收學徒,讓愛人為他們傳授縫紉技術,教一個徒弟收45元錢的學費。這一招十分新鮮,想學縫紉又苦無良師無處可學的人很多,在湖南的武岡市、洞口縣幾處擠滿了數(shù)百上千名的學徒,45元錢一位的收入好像是天上掉餡餅似的。許又嵐在轉換資源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因為學生們僅花幾十元錢而學到一門受用一生的技術,其影響是十分深遠的。這樣不到兩年時間,1982年,在許多人還在為一日三餐發(fā)愁的時候,許又嵐不僅買了摩托車(當時全縣只有四輛摩托車),有了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還建起了一棟嶄新的樓房,過上了小康生活。1993年前,許又嵐已成為洞口縣教育系統(tǒng)第一個開著吉普車上班的人。
這些,許又嵐都只是利用業(yè)余時間去完成,不僅沒有耽誤過工作,反而成了教育系統(tǒng)人人爭相效仿的典型,說他書教得好,家庭副業(yè)也搞得好,人又好,是大家學習的榜樣。當時,縣委和教育局要他去抓經濟建設,他又何樂而不為?!
再創(chuàng)輝煌
許又嵐先生(中)榮獲“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十大風云人物”殊榮
天空,很藍很藍。
片片白云在輕輕地飄忽。
一中的校門前,有幾個學生正在放著風箏。
從地面仰望,天很高很遙遠。天壓下來的時候,山悄悄接住了,山在天地之間撐出一道道寬寬的縫隙,孕育著一股股清毓靈秀的精氣,氣流把風箏吹到山外去了。風箏飛得越來越遠,越來越高。風箏開始在思想的時間和空間里漫游,它挾裹著大山的靈氣扶搖直上,試圖飛向廣闊的大海,遨游藍天……
站在校門前看著風箏,許又嵐的思想似乎與風箏融為一體,飛向了藍天:現(xiàn)在,他有了一個廣闊的天空,學校已經為他搭建了一個任他躍馬揚鞭的舞臺——校辦工廠,他可以在這個舞臺上縱橫馳騁,盡情揮灑。許又嵐猶如蒼鷹飛向了天空,蛟龍回歸了大海,他的特長,他的聰明才智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要在這方天地中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創(chuàng)造一個神話……
風箏越來越高,越來越模糊。許又嵐也停止了暇思,回到了現(xiàn)實:縣委和一中領導找他談話時,語重心長,千叮嚀,萬囑托,除了要他搞好一中的兩個校辦工廠外,還要幫洞口縣教育局抓好洞口九中林化廠。這何止是千斤重擔啊?當時九中林化廠已經虧損了20多萬元,教育局和縣委領導都已經商量并決定,誰要是把林化廠搞好了,盈利了,就將盈利的50%獎勵給誰。許又嵐感覺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要如何才能搞好這兩個校辦工廠?此時,許又嵐又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頭戴綸巾,輕搖羽扇,揮手談笑間,胸中乾坤翻轉,治廠謀略已定。
許又嵐勵精圖治,整頓廠風廠紀,重塑廠容廠貌,通過大刀闊斧的整改,校辦工廠面貌煥然一新,整個廠區(qū)生機盎然,工人精神煥發(fā),生產井然有序,九中林化廠當年就扭虧為盈,盈利40000余元。這是一個難以令人相信的奇跡,一個令人不容置疑的奇跡。
在校辦工廠,許又嵐的經營天賦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得到了縣委、教育局及一中等領導的認可與肯定,但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忌妒與眼紅。按規(guī)定,許又嵐可得到林化廠盈利50%的獎勵,即20000多元錢。在90年代初期,20000元雖然不是巨款,但對許多人來說,卻絕對充滿誘惑,面對該屬于他,并已經屬于他的誘惑,許又嵐淡然一笑置之:
“還是留給廠里,留給學校吧,我不要。”
這是多么高貴的心,多么無私的胸懷啊!
不要還不行,不然領導的面子放不下,他們非獎不可。無奈,許又嵐只好要了8000元。而這8000元許又嵐并沒有全部放進口袋,他從中拿出6000元錢感謝各位幫助和支持過他的朋友、工人與領導干部。實際上,他只得了2000元錢的獎勵。同時,鑒于許又嵐工作的特殊性及對學校的成就與貢獻,經縣教育局和洞口一中領導研究決定,自1990年至1994年抓校辦工廠期間,給予雙份工資的待遇,其中一份是縣財政撥款工資,一份是校辦工廠工資。那時,許又嵐的工資是每月400多元,兩份工資加起來則是800多元,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墒,有誰知道,許又嵐所付出的勞動又何止這兩份工資?十份、二十份都不為過。然而,部分人所看到的只是你的表象,只是你的所得,至于你的付出,他不管。于是,那些眼紅的人,那些忌妒的人,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千方百計搜集“莫須有”的罪名,上書教育局,上書縣委、上書縣政府,甚至上書到政法部門,說許又嵐有灰色收入,有經濟問題,有不義之財。
難道這些“黑報告”,這些投訴狀,就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是對我所付出之后的回報?
許又嵐的心都涼了:
“我為校辦工廠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和汗水,所得到的卻是微不足道、微乎其微的一點報酬,天理何在?良心何在?”許又嵐發(fā)出了無聲的吶喊。
突然間,許又嵐覺得自己的雙手被一根根無形的繩索捆住,使之無法施展才華,無法施展抱負。
“要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智,讓社會、讓人們認可我呢?”
許又嵐深深地思索:“唯一的方法就是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只有走自己的路,別人才不會誣陷你,如果這條路走對了,走好了,自己的才華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那就說明我有真正的能耐,能為社會做出成績,做出貢獻,這樣,社會就會認可我,人們也會認可我,這樣的人生,也就會有了價值,有了意義。”
許又嵐決定下海。
書寫神話
原全國政協(xié)常委夏家峻先生接見許又嵐先生
不知是天注定,還是事物的規(guī)律本來就是如此,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業(yè)者必定是一個艱辛的跋涉者,而一個艱辛的跋涉者的足跡又充滿著激情和傳奇,充滿著豪邁和輝煌。
在經營管理校辦工廠時,許又嵐實際就已經涉足了商海。幾年的商海搏擊,使他練就了一身真功夫,商戰(zhàn)中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無論是眼光還是思想,不管是韜略還是運籌,都差不多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并且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收集了不少的商業(yè)信息。其中一條信息讓他產生了靈感,有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想法。那時,東北三省正進入開發(fā)的初期階段,需要大量聚乙烯醇化工原料加工生產涂料。聚乙烯醇是由電石等原材料加工生產,東北三省到處都是一片茫茫原野,沒有山,也沒有石頭,更沒有生產聚乙烯醇的工廠。在那里,聚乙烯醇是一種十分緊俏的化工原料。
有了信息和想法,還必須實地考察,才能付諸行動。于是,許又嵐對他的一名學生及親戚說:
“有一個項目,我正在思維著,想請你們去幫我實地考察一下,看是不是跟我所想像的一樣,如果是,那我們就找到了一條路!
接著,許又嵐把一些具體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兩人。當時,他的親戚還在洞口一家百貨公司上班,先天晚上聽了許又嵐的想法后,覺得可塑性很大,二話不說就應承下來。第二天早晨,那親戚就與他的學生一起,帶著他給的2000元錢,帶著他的囑托與希望,滿懷信心地蹬上了去東北三省的列車。由于那時的交通不太方便,要轉很多次列車與公共汽車才能到達目的地。故兩名“先遣隊員”在車上顛簸了七天七夜才趕到大慶油田。通過10多天的實地調查考察,兩名“先遣隊員”基本上了解了他們聚乙烯醇的來源、需求量、進貨與出貨渠道、價格、市場動態(tài)等基本信息,在考察的同時,還與當?shù)厣碳医⒘肆己玫娜穗H關系,取得了他們的信用。
一切,都與想像吻合。許又嵐決定涉足這一行業(yè),做這生意。
行兵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許又嵐當時的“糧草”僅有10000元錢,如果發(fā)一車皮聚乙烯醇過去的話,至少得30萬元,這是一個巨大的缺口,怎么辦?找私人借,是不可能籌集30萬的,在無計可施,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許又嵐想到了他的一個在邵陽市農業(yè)銀行工作的朋友,只有這位朋友才能幫他。于是,許又嵐偕同他的愛人一起登門拜訪,對朋友說:
“我想做一筆生意,需要30萬元,只有你才能幫我,你應該知道我們倆口子的人品人格!
30萬,畢竟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如果失敗了怎么辦?萬一虧了的話,對有些人來說,是一輩子也還不清的。朋友在猶豫。
許又嵐理解朋友的苦衷,但他的生意又勢在必行,而且穩(wěn)操勝券。
三五次之后,朋友被許又嵐的誠心與信心所打動,給他批了一個條子,借了30萬。
資金解決了,貨源就好辦。許又嵐立即聯(lián)系到湖南省湘維有限公司。湘維公司是一家大型國有化工化纖聯(lián)合企業(yè),他們所生產的聚乙烯醇質優(yōu)價廉。第一批貨順利地發(fā)了出去。貨一到目的地,即供不應求,被搶購一空,稍后,第二批貨又從湘維公司發(fā)出……
發(fā)第二批貨的時候,許又嵐基本上不用自己預先支付貨款,都是由對方直接把貨款匯入湘維公司。不到四個月,許又嵐就把所借的30萬連本帶息的償還,并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自此之后,還幫湘維公司聯(lián)系了很多業(yè)務,把他們庫存的貨全部銷售一空。
可是,許又嵐還沒有來得及喘一口氣,一中校長的電話又追來了。那時,他是請假出來的,校長已經給他打了無數(shù)次電話,要他回去上班,但每次都被他巧妙的回絕,這次,他又該如何回答?以前又是怎么回答的,筆者對此充滿了興趣。
欲擒故縱
許又嵐先生兒子許潤華先生正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高峰論壇”上發(fā)言
傾聽春天的鶯歌燕語,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優(yōu)美;傾聽大海的潮起潮落,我們感受到激越的樂章和壯美的境界;傾聽許又嵐的人生故事,我們感受到人格的魅力和湖南人所特有的敢為人先的精神與勇氣。
他的個性鮮明,性格直率,思想豐富,眼光獨到,搏擊商海運籌帷幄,為人處世特立獨行,待人接物盡善盡美,處理事情公平公正。有時,他就似一部內容跌宕起伏,讀來令人蕩氣回腸的傳奇小說;有時,他又似一部內涵十分豐富、思想博大精深的教科書。
看到我們期待的眼神,許又嵐淡然一笑,說:
“我的個性很強,在管理校辦工廠被人誣陷時,我就想一走了之,重新去選擇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那時候不像現(xiàn)在,想從學校出來還很困難,就算你不要這份工作不要這只鐵飯碗都不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只好請假,走一步算一步……”
請假?
請什么假?
事假,最多一二天就可以把“事情”辦完,病假?也不行,一般的“病”三五天就可以“治”好,最后,許又嵐從縣人民醫(yī)院開了一個病單,寫了一份報告,說自己腦袋有“病”,既不能工作,也不能思考,必須去上級醫(yī)院檢查長期休養(yǎng)治療。教育工作者靠的就是腦袋,腦袋有病,自然只能休養(yǎng)了。校領導將信將疑地給他批了六個月的假。在這六個月里,許又嵐走出象牙之塔,追求新生活,譜寫新的人生篇章。
轉眼,半年時間已滿,學校要求他立即回學校上班。此時,在商!巴妗钡谜龤g的許又嵐豈會輕易上岸?
“延遲,再延遲一下,我的腦袋還沒有好。”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好說歹說,又爭取了一段時間。
時間終究會流逝,誰也留不住。
延遲的假期如約而至。再也沒有借口了,也不好意思再開口了,許又嵐干脆什么也不講,什么也不談,電話也不打,誰都不聯(lián)系,玩起了“失蹤”。
“失蹤”期間,許又嵐已經在商海中游刃自如了。
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無法向領導交待,更不好意思見同事。1996 年,當許又嵐駕著自己的皇冠3.0新車回學校時,領導、同事都為他有自己車而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還在為溫飽問題而艱苦奮斗。為避免“友邦驚詫”,許又嵐只好說車是自己借來的,暫時平衡和安慰一下他們的“良心”。1998年,許又嵐再次開著剛買的第二輛豪華轎車回到學校,直截了當?shù)貙逃诸I導及校長說:
“我在外面看到的東西太多了,外面的世界實在太精彩了,現(xiàn)在我已經有了一點實力,想自己到外面做點事算了,不想回學校上班了!
“看來他的腦袋是真的有病,而且病得很嚴重,現(xiàn)在還沒有治好。”
聽了許又嵐的話,領導們心想。
在領導們的心里,按他們的邏輯來說,如果是一個腦袋沒有病的正常人,是絕對不可能說出這些話來的。因為他們沒有出去過,根本不知道外面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雖然待遇還不是很好,但畢竟是鐵飯碗,在那并不富裕的縣城,鐵飯碗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誘惑力。
問題是,許又嵐沒有病,更沒有說謊。這點,領導們后來也看出來了,就有點忿忿不平了:
“怎么能這樣?”
最后校長說:
“你一定要回來上班!
許又嵐說:“我工作都不要了,為什么非要我回去不可呢?”
“因為你是教師。”
校長說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如果別人都像你這樣都出去的話,那學校怎么辦!
許又嵐一聽,不覺有點想笑,但又不敢笑出聲來,怕他們更難堪:
“只要他們想出來就讓他們出來!他們敢嗎?只要他們有這個勇氣,就讓他們跟著我一起出來吧!”
領導們一想,一合算,除了許又嵐之外,目前還真的沒有人有這個勇氣有這個能力敢出去。
事已至此,領導們感覺回天乏力,唯有“扼腕長嘆”。
事已至此,領導們又心有不甘,總覺得該做點什么吧。
隨后,校長的家屬找到了許又嵐的愛人,吱吱唔唔地對她說:
“你丈夫,真的不要這工作了嗎?”
“真的!痹S又嵐的愛人有點奇怪,是不是真的關你什么事呢?還弄得這樣神神秘秘。
原來是這樣的:校長的女兒原在糧食部門上班,是工人。如果許又嵐真的不要這份工作的話,他們就希望讓女兒跟許又嵐對調工作,由他的女兒來頂許又嵐這“肥缺”。
許又嵐十分大度:“行,這是好事,但我沒有時間去辦這手續(xù),必須你們自己去跑路!
“沒問題,就由我們自己去辦!毙iL感激涕零。
沒想到,“跑”到一定的時候,校長“跑”不動了,縣委把他“卡死”了。原因是他女兒是工人,而許又嵐是教師,工人卻不能與教師對調。這是鐵的紀律。
沒辦法,好事做到底,送佛送上天。許又嵐親自找到縣委領導,說:
“我不想干了,我不要的東西,他想要就讓他拿去吧,我們都是洞口縣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又何不給他一個方便呢……”
“行,有道理,根據你們本人的要求,就幫他辦了吧!笨h委領導同意了他的請求,很快就把這事辦好了。
沒有了羈絆,掙脫了束縛,許又嵐終于可以隨心所欲地自由翱翔、縱橫天地間了。
1998年,適逢亞洲金融危機,全球經濟不景氣,許又嵐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利潤也越來越低,怎么辦?
展翅廣州
許又嵐先生父子共同出席“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高峰論壇”并獲殊榮
夜,是那樣的安詳,那樣的靜謚。
皎潔的月光猶如水銀般傾瀉在大地。
月光下,許又嵐彳亍于鄉(xiāng)間曲折狹窄的小道上。過去的經歷就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地掠過他的腦際,他想抓住其中的一個片段,好好的回味,但這些片段總是虛無縹緲,一閃而過。
“過去的,已經過去,怎么抓也抓不住。”
腦海中似乎有一個聲音在對他說:
“你要抓住的是明天,是未來,你要去尋找更為廣闊的天空,為人生、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更高更有意義的價值!
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就是一個廣闊的天空,是一個任你策馬奔騰而無羈絆的疆場。許又嵐那顆不安份的心再一次泛起漣漪。
他放眼望著籠罩在夜色迷朦之中的金山村,他生于斯,長于斯,對這里就像對自己的手紋一樣熟悉?涌油萃莸南锏,高矮不同、新舊不一的房屋,或明或暗的燈光從窗戶中透射出來,點綴著寂靜的夜幕。金山村啊金山村,你除了貧窮,還有什么?
他回身望一眼腳下這條通往村外的路。這條路,他放牛時走過,讀書時走過,下地做農活時走過,去學校教書時走過。他曾在這條路上灑下多少汗水,產生過多少童真的幻想,又暗暗立下多少作為一個男人大丈夫要立的宏愿大志啊!這分明是一條人生的路。
許又嵐的腳踩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心卻放飛了。家鄉(xiāng),土地,從來都是農民相依為命的一切,蓄滿了一個土生土長者的喜怒哀樂,積滿了血汗與辛勞。自古以來,故土難離,窮家難舍,中國人對土地有著一種深摯的近乎神圣的感情。但是,因著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又有不少人遠離家園,外出闖天下。尤其在湖南人身上,源遠流長地流淌著不甘現(xiàn)狀放眼天下的傳統(tǒng)。
古人云:百事之成,貴于實行,而尤重持久如恒,不怨不悔。“雖九死其尤未悔兮”,歷來是古圣賢立世處事打破堅困之秘法。世間事,未有艱難而不可易者,是人之所為不循正途以致艱難,心意變幻,則自疑疑人,怯弱退縮……
該做出決定了。
該啟航了。
幾天后,許又嵐辭別父母,辭別鄉(xiāng)親,辭別故土,踏上了開往廣州的列車。
神奇的廣州,永遠是一部史詩,一部傳奇,一部寫不完書不盡的壯麗華章!
廣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城市自有一部英雄的傳奇。
在改革的大潮席卷廣州大地的時候,這座英雄城市的人們在用他們的赤誠和豪邁譜寫著一曲曲傳奇的樂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改革開放的春風,使億萬人民得到了最大的思想解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無數(shù)弄潮兒,以其獨特的個性思維和智慧,“沖破了思想的牢籠”,敢思敢想敢為敢闖,踏上了成功之路,成為時代的佼佼者。
在這座英雄的城市,許又嵐將用怎樣的行動續(xù)寫傳奇呢?
但廣州又是一個機遇之城,到處充滿了機遇,不管你是哪里的,無論你來自何方,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勤奮,只要你有智慧有眼光,你就能抓住機遇,取得成功。初來廣州,人生地不熟。許又嵐決定從小做起,先熟悉環(huán)境,待“熱身”了再轟轟烈烈。
不經意間,一家專業(yè)生產和經銷建筑涂料的企業(yè)——廣州市粵寶麗化工有限公司出現(xiàn)在廣州市人們的視野。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小廠只用了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迅速發(fā)展成為一個集化工、電子、機械、環(huán)保產品的研制、開發(fā)、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集團式公司,集團旗下?lián)碛小皬V州市粵寶麗化工有限公司”、“ 南方建材金盛化工防腐有限公司”、“廣州湘創(chuàng)機械有限公司”、“ 廣州市粵寶麗硅橡膠電子制品公司 ”、“北京凱安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廣州首途貿易有限公司(簡稱STU)”等六家專業(yè)全資子公司,固定資產近億元,總部及分公司占地面積伍百畝,員工1000余人;其中廣州粵寶麗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國較大的工業(yè)涂料和民用涂料生產基地之一,擁有本行業(yè)經驗最豐富的專業(yè)施工隊伍和工程技術隊伍,北京凱安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的高科技設備和高技術產品代表著國內水處理行業(yè)的最高水準。形成了從產品研制生產、銷售貿易、施工監(jiān)理到服務一體化的經營模式。2004年,一起控股了“南方建材金盛化工防腐有限公司”。2005年,在廣州市花都區(qū)新華鎮(zhèn)新華工業(yè)開區(qū)占地200多畝,打造了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粵寶麗工業(yè)園”。
一個昔日名不經傳的小廠,通過許又嵐的“九轉神功”,一躍而成為中國民族企業(yè)的精英,民族品牌的精華。粵寶麗集團自創(chuàng)建以來,許又嵐在體制和管理上不斷突破、不斷超越,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積極開拓,實現(xiàn)了集團股份化,公司采用德國TUV集團認證的先進生產技術,其中卓越的產品性能和完善的銷售服務體系,贏得了各行業(yè)用戶、經銷商及消費者的青睞和關愛,已發(fā)展成為中國民營企業(yè)集團的一顆璀璨明珠。
未來的粵寶麗,將成為一個產品專業(yè)化、質量高檔化、管理標準化、經營多元化、發(fā)展國際化的現(xiàn)代大型企業(yè)集團。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提高的品質要求,我們有十足的信心和能力去迎接一切挑戰(zhàn),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完美經典。許又嵐已經為粵寶麗的未來勾畫出了一幅美麗的藍圖。
心懷天下
許又嵐先生與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艾豐在一起
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倘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沒有一樣!备锩姨砧T也曾這樣說:“一個人有了崇高的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沒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到的!北疚牡闹魅斯S又嵐則身體力行地對兩位偉大先賢的名言做了一個完美的詮釋。他的理想就是心懷天下、德澤大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的人富裕起來。
歷史雖然曾錯待過出生于50 年代的人,但這種錯待從某種意義上講,仿佛又是一種恩賜,因為他們這代人也正是因了歷史的錯待,才煅造出了自己的特有的社會責任感,也才煅造出了自己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像許又嵐這樣既出生于50年代,又出身于農村貧苦人家的企業(yè)家,都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
談到社會責任問題時,許又嵐心情沉重,他說:
“我是農民的孩子,對中國農民的苦有很深的體會,今天我能夠走到這一步,自認為還是不錯的,因為我很知足。但是,現(xiàn)在還有很多很苦的人,有的甚至連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這是一個非,F(xiàn)實非常殘酷也非常難以解決的事實。所以,我覺得做為一個真正的企業(yè)家來說,自己富了,還有責任、有義務帶動其他人富,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搭建平臺,幫助更多的人早日擺脫貧窮走上富裕之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有希望,社會才能和諧、進步,企業(yè)家也就真正為社會做了貢獻。 ”
慷慨之言,彰顯赤子之心。
心懷天下者,必是德澤大地之人。
有人說,許又嵐是一位“舞臺”設計師,專為他人設計搭建“舞臺”。
許又嵐到廣州創(chuàng)業(yè)不久,待事業(yè)有了一定的基礎,就開始向多元化發(fā)展。
從近代世界企業(yè)發(fā)展史來看,凡是能持續(xù)、穩(wěn)定、大規(guī)模發(fā)展的跨國公司、百年企業(yè),都是多元化經營的企業(yè)。從經濟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多元化經營能整合各種資源,充分發(fā)揮各種資源優(yōu)勢,提高企業(yè)的邊際收益,增強企業(yè)的整體盈利能力,并能使企業(yè)更充分利用新技術、更深層次地開發(fā)新產品,其次還能較好地規(guī)避產業(yè)周期波動,提高企業(yè)的抗風險能力。但許又嵐的多元化之路,其出發(fā)點卻是想多幫助一些人,多培養(yǎng)一些人才。每多涉及一個新業(yè),多創(chuàng)辦一個新的工廠,就可以多培養(yǎng)一些這一行業(yè)的精英。
這里,許又嵐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他說:“我是當老師出身,現(xiàn)在雖身處商海,但我的骨子里,我的思維方式,都是以培養(yǎng)人才為主,現(xiàn)在我所有的公司都是交給別人去管,讓他們獨自去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獨擋一面的能力。也就是說,我的任務就是為他們創(chuàng)造平臺,搭建舞臺,舞臺搭好了,就讓他們自己組織人馬去唱、去跳、去舞,讓他們都舞出美好生活,舞出美好人生。”
與其說許又嵐是舞臺設計師,不如說他是黃埔軍校校長合適。因為他的企業(yè)就是黃埔軍校。多年來,他為社會培養(yǎng)了數(shù)以千計的優(yōu)秀企業(yè)家,東北三省、全國各地,都有他培養(yǎng)出來的、有他帶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他們活躍在各行業(yè)、各階層,為推進改革、促進地方經濟建設、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這些,都是許又嵐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數(shù)學題:例如,許又嵐成功地培養(yǎng)出一位企業(yè)家B,B離開許又嵐的公司后自立門戶,創(chuàng)辦一個約兩百多人的工廠,那么,B每年可為社會提供200多個勞動崗位,解決200多人的就業(yè)問題。同時,B工廠所創(chuàng)造、繳納的利稅又可以投入到社會的再循環(huán),積極推動社會經濟建設。因受許又嵐思想的影響,B也會為他的員工創(chuàng)建平臺,積極培養(yǎng)人才。經過多年的努力,B培養(yǎng)出C,C離開B自己創(chuàng)業(yè),跟B開始創(chuàng)業(yè)一樣,創(chuàng)辦一個200多人的工廠,然后C又培養(yǎng)出D……如此循環(huán),周而復始。許又嵐就似一個金字塔的塔尖,自他而下,每一層都以幾何級的形式遞增。這遞增,實際上就是社會財富的遞增、是經濟發(fā)展速度的遞增、是人力資源的遞增、是扶貧力度的遞增、是愛心的遞增、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遞增。
如果社會上有十位、有一百位、有一千位許又嵐這樣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yè)家,都像他那樣心懷天下,為眾多的人才搭建舞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那么,我們國家的貧富差距就會縮小,人們共同富裕,社會安定和諧,國力繁榮昌盛。
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思想,一個非常偉大的計劃。
至今,許又嵐已經成功培養(yǎng)出數(shù)百名能獨擋一面的優(yōu)秀企業(yè)家,他們分布于全國各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各顯神通。有的,已經成為行業(yè)精英、地方名流;有的已經擁有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資產,而百萬富翁、有車有房者,更是不勝其數(shù)。他村里的人,他身邊的人,基本上都被他帶了出來,基本上都走上了小康之路,走上了富裕之路。
如果說許又嵐創(chuàng)辦企業(yè)就是為他人搭建舞臺的話,那么,他籌建商會,創(chuàng)建廣東湘商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則是為所有在花都的湘籍人士筑起一個溫馨的家,是所有花都湘籍人士的避風港灣。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湘籍人士紛紛來到花都創(chuàng)業(yè),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但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如政策性的、行業(yè)之間、湘籍與外籍之間、湘籍與本地等之間的種種矛盾,要如何才能協(xié)調好各種關系,既保護好湘籍人士的利益又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許又嵐又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組織成立商會,以團體的力量去協(xié)調各方的矛盾。
通過許又嵐等多人的多次努力,2007年6月,廣東湖南花都商會正式宣告成立,許又嵐因德高望重而被推選為商會首任會長。稍后,商會投資數(shù)千萬元收購華僑賓館,然后重新裝修布置,整改成三星級的高檔豪華賓館酒樓——湘都大酒店。此舉不僅為會員贏得紅利,同時解決了商會辦公場所及商會活動經費的來源。
社會團體的主要作用就是起著橋梁紐帶作用。這也是許又嵐與其他湘籍企業(yè)家們組建商會的初衷。
資金短缺,往往是阻撓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最大瓶頸,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要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幾經周折,許又嵐與廣東發(fā)展銀行達成共識,攜手成立了“廣東湘商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皬V東湘商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成立,解決了民營企業(yè)的融資問題,為他們的企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人們已經爭論了千百年。
是耶?非耶?千古之爭,只能留待后人去評說。
時勢創(chuàng)造出來的英雄不過是過眼煙云,轉瞬即逝。而真正的英雄卻是要創(chuàng)造時勢。
何謂“勢”?
“勢”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情形,更是一種力量。
真正的英雄,特別是新時代的經濟英雄,就是要創(chuàng)造出一種全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時勢”來。這是今天英雄造時勢的涵義。
許又嵐在組合社會各種資源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中,為國家提供財稅,解決就業(yè),自覺或不自覺地提升著產業(yè)和技術革命的層次,在為自己創(chuàng)造時勢的同時,把自己的遠大的理想和無私的胸懷融入到他的事業(yè)中去,積極為他人造“勢”,培養(yǎng)更多的經濟英雄。這,是否又超出了經濟英雄的含義?
筆者不禁想起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戰(zhàn)爭的硝煙已經遠離,在和平的年代,筆者覺得,人,最寶貴的是精神、是事業(yè),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精神、是正義事業(yè),人民解放事業(yè),強國富民的偉大事業(yè)。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精神則可以不死,永生。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事業(yè)則可以不朽,長存。
這,就是許又嵐的思想體系,許又嵐的精神導向,許又嵐的事業(yè)準則。
不是尾聲的尾聲
許又嵐先生父子在高層峰會會議中討論
大丈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蛟S,許又嵐感覺最幸福、最驕傲的,不是他的事業(yè),而是他的兩個小孩以及他兄弟姐妹們的下一代,他們全都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都是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或研究生。特別是他的長子,從英國留學回來后,就能夠吃苦耐勞,與員工同吃同住同奮斗,在工作上能獨擋一面,領導一方,充分顯示出了他卓絕的領導才能與領導魄力。女兒高校畢業(yè)后,則在廣東金融學院任招生科科長,負責大學生招生與就業(yè)工作,其優(yōu)異的工作業(yè)績獲得了學院領導及同事的認可與贊賞。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許又嵐的事業(yè),將在他兒女身上再現(xiàn)輝煌,這將是一部一浪高于一浪、且永遠沒有結局、只有輝煌的鴻篇巨著,許又嵐只是寫下了這鴻篇巨著的開端,并且他還將繼續(xù)寫下去……
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
許又嵐作為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和集大成者自覺地把自己的財富納入社會總財富的一部分,克勤克儉,避奢就儉,通過納稅的形式謀求實現(xiàn)公共事業(yè),通過捐贈形式救助部分無產者,通過創(chuàng)辦工廠的形式使勞動者享有勞動的權力,并緩解社會的就業(yè)壓力,通過工資與福利的形式直接給相當一部分人生存的權力,通過搭建舞臺培養(yǎng)一部分優(yōu)秀青年企業(yè)家……他無時無刻不把每一份愛心敬奉給勞動人民,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著社會的發(fā)展、民族的未來。正因如此,許又嵐在他和他公司能夠輻射到的廣大領域樹起了一座座無形的豐碑。
透過許又嵐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我們觸摸到的是一個毫不褪色的人格話題;一種跨越時空的人格精神;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動。
黎明時分,大自然醒來了,一切有生之物也都從睡夢中醒來,好像重新組合過似的。黑夜把露珠拋散在黎明的路上,當啟明星升起來的時候,乳白色的光與東方的漫天紅霞把每一事物都裝飾一新。夜的靜默被打破了,歡欣的曲調奏響起來。涼風颯颯地穿過稠密的樹葉,就像大提琴的和弦,鳥兒快樂地歌唱著,拍翼振翅迎接新的一天。
站在晨曦中,許又嵐又開始了新的思索……